藝創國際認為人們一直在強調科技館展示中的交互性以及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但是對于互動多媒體技術的概念并不明確。
互動也稱“交互”,賴赫·納卡蘇曾說:“互動和通信技術的發展使得擬人化的交流成為可能,這也是我們現在研究這種技術的重要原因”。關于互動或者交互,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而言,“交互”的指向比較寬泛,它可以表示任何人和任何事物之間的信傳遞,交流雙方彼此影響。這種交流可能發生任何人或者機器之間,當一方作出某種操作或反饋之后,另一方也需要進行對應的信息反饋。其中的互動定義只是局限在肉眼可見的交流方式,不包括精神或心理層面的交流和互動?;拥碾y易程度是不一定的,關鍵在于這種交流是不是雙向的,可以反饋和被反饋的。
互動技術可以理解為一種計算機技術,主要是通過其輸入和輸出的相關設置,可以讓人與計算機之間實現交流互通。比如計算機可以通過預先設置一些選項或者問題,而人們可以自主操作進行解答和反饋,而計算機又可以這些答案和操作給予相應的反饋,這樣就形成了人與計算機的交流。以上這些定義都強調了交互是人和機器交流反饋的過程,然而其中對于交互的定義的界限不太明確。廣義上的互動(交互)指的是一切相互作用的過程,本研究所探討的互動(交互)形式主要是基于人體實際操作的互動,人的行為能對機器發出相應的指令,控制機器的相關操作,強調人的主觀操作和機器的實時反饋。
不難理解,所謂多媒體即綜合了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媒體形式的組合體,可想而知,多媒體技術就是借由計算機的處理,將多種媒體形式進行整合呈現的計算機技術,這種多媒體的特性可以在電腦、控制設備和顯示設備的基礎下得到完美的呈現。交互設計是依靠交互性的多媒體技術,基于一定的藝術設計,從而創造出特殊情景的獨特體驗。就像是通過多信息編寫美化形成一個故事,而且這不是簡單的線性故事,相反,它能與你產生聯系,它會因為你的操作產生不同的反饋。關于互動多媒體,劉金雨給出了自己的定義,他提出藝術作品通過應用計算機來處理多種媒體形式,并將這些形式綜合化、邏輯化,有序地形成一個可以交互性的系統,這就是 “互動多媒體”而舒志軍認為互動多媒體可以理解為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包含多種媒體形式的可互動的通訊形式,這在通訊歷史的變革發展中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從以上的定義可以看出,有人強調互動多媒體技術的媒介性,有人強調它的通訊功能,但都強調了其顯著的優勢———互動性。筆者認為,在科技館展示中,多媒體技術的特點主要體現在計算機控制下的多種媒體形式的輸出。
藝創國際基于信息整合和自己的理解將互動多媒體技術定義為:基于計算機控制技術下融合多種媒體形式,能夠對人們的實際操作實時反饋的系統稱為互動多媒體技術。也就是說,互動多媒體技術強調的是觀眾主動地去學習和了解信息,觀眾與科技館展品之間能形成有效的互動和反饋機制,輔助觀眾更直觀生動的了解相關展項的具體內容,這種技術形式充分體現了現代科技館以觀眾體驗為中心的理念。
|